Facebook
Facebook Messenger
康健天地,www.care-key.com
康健天地,www.care-key.com
康健天地,www.care-key.com
康健天地,www.care-key.com
康健天地,www.care-key.com
康健天地,www.care-key.com

常見問題

A

規定之「牛樟芝原料」係指牛樟芝菌種培養後,經或不經加工處理,添加於產品中,被消費者直接食用者,舉例如下:

1.    如為牛樟芝培養物(子實體、菌絲體、前述兩者混合物等)直接供消費者食用者,應以該培養物進行90天餵食毒性試驗。

2.    如為牛樟芝培養物經切片、乾燥、磨粉等處理後供消費者食用者,應以經處理後型式進行90天餵食毒性試驗。

       3.    如為牛樟芝培養物經萃取後供消費者食用者,如水萃物、酒精萃取物等,則應以該萃取物進行90天餵食毒性試驗。

資料來源: 食藥署牛樟芝食品管理及標示相關規定問答集

A

世界各國如歐盟、美國及加拿大等,對新食品原料的評估皆非常謹慎,如為非傳統食品原料,需進行嚴謹之安全性評估,至少進行基因毒性試驗、急性毒性試驗及90天餵食毒性試驗,且食品原料之規格、製程、食用方式及食用量皆有明確標準化。

    食藥署自102年牛樟芝被媒體報導有食用安全性疑慮後,即蒐集現有牛樟芝研究及安全性之評估資料,委請外部專業機構進行評估。評估結果顯示,牛樟芝生產方式複雜,安全性試驗資料多為28天以下,難以自該等資料中取得牛樟芝長期食用之安全食用量。為保障消費者飲食安全,故訂定「牛樟芝食品管理及標示相關規定」要求食品業者需就牛樟芝原料或產品提供90天餵食毒性資料,上市前送衛生福利部備查,以確認該原料或產品之安全食用量。

資料來源: 食藥署牛樟芝食品管理及標示相關規定問答集

A

(1) 「有效日期」是指在「特定儲存條件下」,市售包裝食品可保持產品價值的最終期限,應為時間點,例如『有效日期:Ο年Ο月Ο日』,有效日期的訂定是為了確保食品食用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2) 因此在適當的產製、運輸及保存環境中,有效日期內的食品是安全可食用的
(3) 食藥署提醒,民眾在選購食品時,最好選購包裝完整的產品,並注意食品標示內容,特別是食品有效日期的資訊,避免買到品質不佳的產品。此外需要適當地保存,才能夠在有效期限內維持食品的品質,避免因保存不當而使食物變質。

資料來源:
食力「食品過期到底還能不能吃?」
http://www.foodnext.net/science/packing/paper/3234569903
食藥署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326期
http://www.fda.gov.tw/tc/PublishOtherEpaper.aspx

A

(1) 腎結石主要可分為鈣結石(草酸鈣或磷酸鈣)、尿酸結石、感染性結石及膀胱酸結石等,主要原因可能有家族病因、水分攝取少、高鈉飲食、高普林飲食、高草酸食物或是用藥狀況,如長期補充鈣片、維生素C。

(2) 常吃高草酸食品,如:啤酒、草莓、葡萄、巧克力、菠菜、芹菜、芥菜、韭菜、茶、杏仁、腰果等,會造成草酸過度吸收,可能增加腎結石的風險

(3) 食藥署建議民眾多喝水,減少高鈉、高普林、高蛋白、高草酸的攝取量,如有身體不適,應適時就醫診治並遵醫囑治療。

參考資料:

台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食品張老師

http://www.food.org.tw/TW/Domain1.aspx

長庚紀念醫院衛教宣導

http://www.chang-gung.com/news-1.aspx?type=Photo&id=2016093015544256954&mid=119&bid=3

台北榮總蘇澳分院衛教宣導

http://www.savh.gov.tw/savh/index.php?mo=HealthInfo&ac=health1_show&sn=6&num=70

A

(1) 人體主要影響鈣質吸收的因素是維他命D和適當運動,體內的鈣離子與磷酸根會依比例形成骨鹽後,沉積在骨質的缺口處來修復癒合,並不會因為香蕉含有大量的礦物質鉀和磷而有所影響,此外香蕉亦含有豐富的鈣質,可協助補充鈣質。

(2) 食藥署提醒有腎臟疾病的民眾,由於腎臟無法有效地將鉀排出體外,可能容易有高血鉀(5.5mmol/L,正常值為3.5-5.5mmol/L)的情況,必須減少高鉀食物的攝取量,如:低鈉鹽、海帶紫菜、咖啡、茶、奶粉、小魚乾、蝦米,以及棗子、柿子、香蕉、奇異果等水果。

參考資料:

台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食品張老師

http://www.food.org.tw/TW/Domain1.aspx

A

(1)  豆漿是國人經常攝取的含鈣飲品之一,市面上有許多產品如豆漿紅茶、豆漿綠茶及豆漿烏龍茶等飲料,也有國人擔心產生腎結石的疑慮。然而,相較於每杯(240毫升)牛奶含有260毫克的鈣,每杯豆漿的鈣含量僅約為牛奶的十分之一(26.4毫克);而實際上鈣確實會在腸道中與茶的草酸結合,形成不溶解、不被吸收的草酸鈣,大部份都由糞便排出,並不會滯留在體內而造成腎結石

(2)  腎結石主要有鈣結石(草酸鈣或磷酸鈣)、尿酸結石、感染性結石及膀胱酸結石等,主要原因可能有家族病因、水分攝取少、高鈉飲食、高普林飲食、高草酸食物或是用藥狀況,如長期補充鈣片、維生素C。建議民眾多喝水,攝取足夠的鈣質,減少高鈉、高普林、高蛋白的攝取量,如有身體不適,應適時就醫診治並遵醫囑治療。

參考資料:

台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食品張老師

http://www.food.org.tw/TW/Domain1.aspx

長庚紀念醫院衛教宣導

http://www.chang-gung.com/news-1.aspx?type=Photo&id=2016093015544256954&mid=119&bid=3

台北榮總蘇澳分院衛教宣導

http://www.savh.gov.tw/savh/index.php?mo=HealthInfo&ac=health1_show&sn=6&num=70

A

(1)  鉀-40是自然環境中存在的天然放射性物質,廣泛存在於各種農漁產食物中,如香蕉即富含鉀-40,正常成年人體內亦約有3,700貝克的鉀-40。

(2)  鉀-40實屬天然放射性物質,並非核汙染或輻射污染的產物,依據國際規範,天然放射性核種多採不予管制,亦未訂定食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種之管制標準。經查國際間包括Codex(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歐盟、美、加、紐澳等各國,均無針對食鹽或食品訂定鉀-40之容許量標準。

(3)  食藥署說明食用10克低鈉鹽所攝入鉀-40量約相當於食用3根香蕉的攝入量,對人體無害,且因生理代謝機能,人體可自行調節體內鉀濃度,而維持身體正常運作。原能會亦指出全年食用低鈉鹽所造成的輻射劑量約為0.2毫西弗,與搭乘飛機往返台北和紐約一趟的宇宙輻射劑量相當。

參考資料來源:

食藥署公告

http://www.fda.gov.tw/TC/newsContent.aspx?cid=4&id=22433

原子能委員會公告說明

http://www.aec.gov.tw/newsdetail/news/3797.html

A

(1)  蕈菇類通稱蘑菇或菇類,屬於大型真菌,包括有菌摺的洋菇、香菇,無菌摺的靈芝、樟芝,膠質菌類的木耳,以及寄生在蟲體上的冬蟲夏草等等種類。蕈類含有多醣體、蛋白質、纖維素、維生素B群及胡蘿蔔素、鉀、鐵等營養成分。

(2)  蕈類所寄生的環境中若受到重金屬汙染時,則會吸收並累積重金屬;市售蕈菇類基本上都是溫室種植、無土栽培的環境,只要寄生介質無重金屬汙染,就不會累積過量重金屬。

(3)  切勿摘食天然野生蕈類,不僅是重金屬或污染源殘留問題,部分蕈類甚至具有毒,造成身體健康上無法挽回的傷害。若民眾因食用不明植物出現生理不適的症狀時,應儘速就醫並保留食餘檢體,以利正確診斷與治療。

 

參考資料來源:

食藥署食藥闢謠專區

http://www.fda.gov.tw/TC/newsContent.aspx?cid=5049&id=19942

康健雜誌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70997

A

(1)  在適當使用衛生棉條的情形下,衛生棉條並不會增加陰道感染的風險。事實上,唯有在不當使用衛生棉條的情況下才容易造成陰道感染,感染發生的原因與個人是否具備使用衛生用品的正確習慣及抵抗力程度有關。

(2)  使用衛生棉條常見的錯誤習慣有更換前未徹底清潔雙手、衛生棉條超過8小時未更換、使用衛生棉條游泳或泡湯後未立即更換使用吸力過強的衛生棉條導致陰道周邊組織破皮損傷、或將衛生棉條放置於浴室等潮濕處導致發霉

(3)  避免陰道感染的最好方法在於建立使用衛生用品的正確習慣,如更換衛生棉條前應徹底清潔雙手、每4~8小時應更換一次衛生棉條,以及選擇適合自己流量的衛生棉條。

(4)  當陰道感染或發炎時,不建議繼續使用衛生棉條,以免進一步感染。使用棉條期間,如果出現高燒38.9度以上、併發嘔吐和腹瀉、身體紅疹,應立即取出棉條,盡速就醫

 

資料來源:

食藥署西藥、醫療器材、化粧品許可證查詢系統_衛生棉條仿單

http://www.fda.gov.tw/mlms/H0001.aspx

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7022/1166833

東森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0611/519441.htm

A

1. 食用油脂是從含油量較高的動物或植物組織中,經過加工程序煉製而成,以確保油脂在貯藏期間使用之穩定性及安定性,食用油脂並非以化學合成,國際亦無將經由精製而成之油稱為化學油。

2. 一般食用油脂的製作必需經過「油脂抽取」及「油脂精製」兩部分。

(1)  油脂抽取:一般食用植物油之抽取方法有兩種,一為壓榨法,一為萃取法。壓榨法是將原料經精選、清洗、浸潤、去皮、破碎、加熱後,以壓榨機直接壓榨使油脂流出;萃取法則是將原料組織破碎壓成片狀,蒸煮加熱後,再以熱進行批式或連續式的萃取,該萃取法之效率較高,萃取油脂較為完整。

(2)  油脂精製:僅經過壓榨或萃取流程所取得的粗製油脂,外觀會較混濁,色澤會較深,也會有特定或不良氣味、口感及品質不佳等問題。油脂中所含的懸浮物、不純物、游離脂肪酸、色素及不良氣味的醛、酮等會加速油脂氧化反應使油脂劣變產生油耗味,使品質不佳。為減少前述問題,油脂會經過精製或稱為精煉(refining)、脫色(bleaching)、脫臭(deodorization)等步驟,以增加食用油脂安定性及保存性。另外,市售產品也會添加維生素E防止油脂氧化。

3. 提醒您,購買食用油脂時,應考量油脂食用量適量購買,並避免長時間暴露於高溫環境下,空氣中的氧氣、水分及光線都可對導致油脂氧化,應注意貯藏條件,儘早食用。